快捷导航   南京中考政策指南   2018南京中考大事记   历年中考分数线   热门中考资讯   历年中考真题及答案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高分经验   重点高中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南京站 > 中考备考 > 高分经验 > 正文

初二学生的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

来源:中考网整理    作者:紫小涵    2018-08-21 14:13:21

说两句

  •   人们之所以特别关注初二的学生,与近年来初二学生身上反映出来的种种表现密切相关。如:叛逆、盲目追求自由平等、易受外界影响、情绪情感偏激、易激动暴躁、情绪两极波动、凭感情行事的特征,但同时又具有可塑性大、主动尝试、追求独立等特点。

      种种状况表明,初二的学生是成长发展的转折点,也是教育的关键期。另外,初中二年级是初中生活开始分化的时期,经过一年的学习生活,环境熟悉了,人也熟悉了,一些学生就不像初一那样规矩了。如果果学校及家庭抓紧初二学生的教育工作,就会使更多的学生迎头赶上,与集体一起前进。绝大多数学生是勤奋学习要求上进的,但由于他们思想还不够成熟,看问题往往比较片面幼稚。他们希望别人把他们看成“大人”,希望别人信任尊重他们。

      老师和家长应当针对这种思想,采取恰当的教育,引导学生不断进步。

      家长经常关注的问题:

      1.初二学生的这些特点所形成的原因。

      2.初二的学生应该怎么学习。

      3.家长应该怎么做。

      初二学生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

      1、生理因素

      初二学生年龄基本上在14岁左右,这个年纪的学生已经进入青春期, 青春期性成熟带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促进青少年性意识的发展,怎样去认识爱情、处理对异性的好感、性行为,这些问题他们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引导。但由于家长和社会对性知识教育采取闭锁甚至耻于谈论的态度,致使同学们产生青春期烦恼。

      2、学习压力

      初二阶段虽然没有升学的压力,但是翻开初二课本,老师们都有一个明显的感觉:与初一知识相比,初二的知识内容要深得多、难得多。同学们在学习方面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有的学生因此产生了畏难情绪,感觉学习吃力,上课听不懂、跟不上,由此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时间一长甚至破罐破摔,放弃了学习。这也是初二学生学习方面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虽然中考不是迫在眉睫,但是很多初二学生从他们的学长那里已经领教了中考的严酷,升学压力和社会就业压力成为他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加上很多家长、学校对学业的过分重视,往往造成许多青少年忽视参加其他社会活动,甚至因为学习而牺牲自己的兴趣。当他们的生活里只有学习一个内容,自然会感到生活的单调、枯燥,就特别向往和迷恋外面的世界,常常和一些社会不良青年混在一块,或是沉溺于网吧、歌舞厅等娱乐场所。

      3、心理因素

      初二学生心理开始发生较大变化。孩子们在小学阶段年幼天真,一般都能听老师和家长的话,行为乖巧,守规矩。升入初中后,第一学年对新的校园和学习生活都有陌生感,胆子小,自觉遵守纪律。而进入初中二年级后,同学们的心理就开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青春期的孩子们认为自己身体上已经发育成熟,心理上也已经成熟,他们自认为什么都懂,甚至比师长都理性,于是渴望独立的空间,不习惯老师和家长对他们的行为约束和管教,对家长特别逆反。初二学生的另一心理特点是表面什么都不在乎,实际上从众心理很重,既想标新立异又担心脱离集体。于是有的学生出现了紧张、焦虑、自卑等不健康心理,由于心理发展与生理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就会出现程度不同的对抗情绪、逃避、说谎、破坏、暴力等不良行为。老师和家长应该针对初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采取恰当的教育,引导疏通,使学生不断进步。

      初二年级的学习方法:

      1.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同学不愿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样随着所学知识的不断增加,头脑里积累了越来越多琐碎的知识点没有整理,就像同学的书包,有的同学书包很整齐,想用什么可以迅速准确的找到,有些同学的书包非常乱,什么都往里塞,等到用的时候就找不着了。归纳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把所学的知识有条理有顺序的串联起来,可以让我们很清晰的知道我们学了哪些知识,这样在解题的时候我们可以迅速的调用相关知识,既可以提高解题速度,也可以不让无关的知识干扰我们的思路,做到“稳准狠”。归纳总结可以先从一堂课做起,把这堂课老师讲的内容简洁明了的做个总结,再扩大到一周,一月直至整个初中三年。

      2.注重一题多解。在初一初二我们相对来讲时间比较充裕,所以在做题时应尽量多想几种解法,不要仅仅满足于把这道题做出来,而应想想这道题还有没有其它的解法,这样坚持一段时间不仅可以开阔我们的思路,而且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应对压轴题或者是附加题。在训练了一段时间后,应开始尝试着“多题一解”,即能不能把所做过的题目分类,把解法相似的题目归纳在一起,分析解法之间有没有共同的规律,尝试着把规律提炼出来,也就是我们说的解题思路。我们知道题目是无限的,永远也做不完,但是解题思路和方法是有限的,把有限的思路方法掌握了就可以应对绝大部分的题目,而不需终日沉浸在题海当中无法自拔。我们经常说怎样才叫读书?把一本书由薄变厚再由厚变薄就是读书,而我们做的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就是这样的。

      3.学会预习。预习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很都同学都说我预习了,但是发现很多同学是这样预习的,临上课或者前一天晚上,把数学书拿出来翻到明天要讲的部分,看看概念定理,背背公式,看看例题就结束了,这样的预习起不到任何的效果甚至会影响第二天听课的质量,这样的预习莫不如不做。预习的本质是超前,在老师没有讲到知识点之前先了解这部分的内容,帮助我们在上课时做到心中有数。真正的预习是自己试着把明天要讲的概念定义出来,把定理试着自己证一遍,把公式试着推一遍,例题自己试着做一遍,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既然定理公式概念是我们自己推出来的,轻易就不会忘记,哪怕考试忘了也不会紧张我再推出来就好了,这样可以帮助我们节省大量的记忆时间,比被动的从老师或者书本上得到要扎实深刻的多。

      4.建立一个错题集。这是几乎每个优秀的学生都会拥有的学习方法,事实证明这也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把我们在考试,作业中做错的题目(不包括因为审题不认真,计算失误等这样的原因做错的题目)整理在一个本子上,把做错的步骤也要写上,并在旁边写上正确的步骤。有时间就拿出来看看,想想是因为什么原因出的错,不断完善我们的知识体系和思考方式,对提高我们的考试成绩时非常有帮助的。

      家长应该怎么做?

      一:培养懂事明理的孩子

      中国人总是把“听话”当做一个好孩子的必备条件。但是我希望我们的孩子不要只做听话的孩子,而是要成为懂事、明理的孩子。听话的孩子可能只会盲从他人,而不见得知道为什么要那么做。

      懂道理的孩子善于分析每件事背后的原委,他们会在父母讲的话有道理时百分之百地服从,在父母的话不完全正确时则会与父母主动讨论、交流——这样的孩子才是既尊重父母、又坚持原则的好孩子。

      培养善于学习的孩子。

      在今天这个“应试教育”的学习环境里,我们很难完全忽视孩子们的课业成绩。但是,孩子在这样环境里面临很大的压

      力,我们需要更多地体谅他们,不要总是将一些不切合实际的目标加在他们身上,更不要有这样的想法:“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一定要在孩子身上实现,而不管他们愿不愿意或有没有天赋。”太高的目标或不合理的期望都只会给孩子太大的压力,让孩子产生对不起父母的愧疚感。因此,家长不要把孩子的学习成绩看得太重,只要他们尽了力就好;

      不必总要求孩子考第一,只要今天比昨天有进步就可以了。

      其实,对孩子来说,打好基础和真正掌握学习方法远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家长应尽量将自己的期望合理化。可以要求孩子每次都做得比上一次好一点,让他们慢慢进步。如果看到不合理的或不切实际的目标,孩子可能很早就放弃了。

      家长应尽量把自己对孩子的要求转变成对孩子的建议。当然这并不是说要放任孩子自己去闯,也不是说要放弃履行家长的约束权,而是要尽量正确地引导孩子。

      家长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这样只会培养孩子片面的竞争心理,对他们步入社会后必须参与的团队合作将是个不小的障碍。培养自主独立的孩子。

      在中国,父母对孩子的关爱特别深,生怕孩子受一点伤害。所以他们对孩子更多的是保护,却不敢放开手脚,让孩子自己去体验成长。这种做法会让孩子有很大的依赖性。也有些父母总喜欢帮助孩子设计人生规划,但这通常会使孩子们忽视了自己真正的兴趣和爱好,丧失了自主选择的权利。

      二:培养自信积极的孩子

      自信心是孩子的潜力的“放大镜”。正如范德比尔特所说的那样:“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事业总是一帆风顺的,而没有信心的人,可能永远不会踏进事业的门槛。”

      成长在一个期望高,只有批评没有夸奖的环境里的孩子很难得到自信。相对来说,一个积极夸奖、正面回馈的环境会激发孩子的自信。

      三:培养快乐感性的孩子

      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要找到自己的兴趣,发挥自己的潜力,才能够成为“最好的自己”。成绩不是很突出但最终进入哈佛的汤玫捷说:“不要相信成才公式,因为我们是野生植物,不是园林植物。每个人独特的优点就是自信的源泉。”去帮助你的孩子发掘他的独特的优点吧!对孩子没有兴趣的课,我们只要求她们尽力地准备,尽力地学习,对成绩没有特别的要求。

      四:做孩子的朋友

      在你心里,你的孩子可能永远长不大,但是很多孩子在15岁或更早的时候就愿意把自己当成大人。这时,家长完全可以用成人的谈话方式和孩子讨论问题,而不再是完全的“家长”作风。比如谈理想、学习动力、娱乐、事业心、为人处事、爱情、交友、处理家庭问题等等。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热门推荐

    热门专题

    • 2023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 2023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 2023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2023中考]2023中考分数线专题

    [2023中考]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2023中考特别策划

    中考报考

    中考报名

    中招计划

    志愿填报

    中考体育

    中考签约

    中考分数线

    中考备考

    中考真题

    中考一模

    中考二模

    中考作文

    中考复习

    中考说明

    初中资源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中学百科

    重点高中

    南京一中

    南师附中

    中华中学

    金陵中学

    南京外校

    南京三中

    初中试题库

    一模试题

    二模试题

    中考真题

    期中试题

    期末试题

    中考压轴题

    工具大全

    中考报考时间

    中考分数线

    中考成绩查询

    中考满分作文

    中考志愿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