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南京中考政策指南   2018南京中考大事记   历年中考分数线   热门中考资讯   历年中考真题及答案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高分经验   重点高中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南京站 > 中考备考 > 中考一模 > 2011年语文一模 > 正文

2011年南京市白下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来源:http://nj.zhongkao.com/e/20130912/52317268be9f8.shtml    作者:http://files.eduuu.com/ohr/2013/04/16/154812_516d023ced2a8.rar    2013-04-16 15:48:30

说两句

  • 2011白下区年中考语文一模

                               

    注意事项:

    1.本试卷6页,共120分,其中书写分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律用黑色钢笔或墨水笔写在答题卷上,标“▲”处表示此处的答案应写在答题卷上。

    3.请将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卷的密封线内;将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右下角的座位号内。

     

    一(24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1) 春蚕到死丝方尽,        ▲        。(李商隐《无题》)

    (2)        ▲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3)长风破浪会有时,        ▲        。(李白《行路难》)

    (4)        ▲        ,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5) 念此私自愧,        ▲        。(白居易《观刈麦》)

    (6)过尽千帆皆不是,        ▲        。(温庭筠《望江南》)

    (7) 一鼓作气,再而衰,        ▲        。(《左传·曹刿论战》)

    (8))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9)醉翁之意不在酒,        ▲        。(欧阳修《醉翁亭记》)

    (10)        ▲                ▲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诸葛亮《出师表》)

    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1)馈赠(  ▲  ) (2)恪尽职守(  ▲  ) (3)和xù(  ▲  ) (4)根深dì固(  ▲  )

    3.下列关于名著《水浒传》与《西游记》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绰号,就是根据某人的特征给他另取的名字,大都含有亲昵或开玩笑的意味。如“及时雨”宋江、“鼓上蚤”戴宗、“天蓬元帅”猪八戒等。

    B.李逵“大闹东京城”、孙悟空“大闹天宫”等情节都体现了反压迫、反强权、要求平等自由的思想,宣扬了人民群众的反抗精神。

    C.“三”在文言中通常用来表示多次,并非实指。但在“三打祝家庄”、“三调芭蕉扇”等故事中,“三”就是实指“三次”。

    D.由于时代的局限,这两部作品都不可避免地有一些封建糟粕,如“智取生辰纲”、“车迟国斗法”等内容就表现出滥杀无辜的倾向。

    2011年清明节,南京市继续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活动,请你参与。

    【网祭革命先烈】

    4.远逝的画面已载入历史,英雄的壮举化作不朽的丰碑。请你参加“网上祭先烈”活动,为先烈献上一束花,仿照示例写上留言。(2分)

    备选鲜花

    菊花

    葵花

    梅花

    杜鹃

    对应花语

    高洁

    忠诚

    坚韧

    热情

    示例:我为你,献上一束菊花。感谢你,高洁如明月,照亮了茫茫夜空。

                                           ▲                                      

    【享受春光沐浴】

    5.踏青归来,同学们写下内心的感受。下列各项没有语病、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阳春三月,杨柳依依,百花竞艳,一片绿意葱茏,正是踏青的好去处。

    B.粉白的樱花,娇艳的海棠,雅致的二月兰等……玄武湖公园内,近百种的花卉全部盛放。

    C.“三月三日气象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诗人杜甫就曾在诗中记载了皇家浩浩荡荡踏青的情景。

    D.清明节源于“寒食节”,是民间为纪念一代名士介子推而设,是中国文化内涵丰富的传统节日之一。

    【品评清明标识】

    6.又到清明雨纷纷。今年,人们对清明节的讨论多了一个关注的内容——清明标识征集。以下是两幅获奖作品。

    图一                  图二

    (1)图一以素雅的绿色作为标识的主色,用一条柳枝将“清”“明”二字做了结构的勾连,从而巧妙地暗示了清明节的内涵:        ▲        。(1分)

    (2)以图二为例,说说它从哪几个方面体现了“中国风”。(2分)

    小贴士:中国风是指建立在中国文化的基础上,以中国民族元素为表现形式,有着自身独特魅力的艺术形式。

                                            ▲                                       

     

     

    二(43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 完成7—13题。(15分)

    【古诗阅读】

    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注释】①兰溪,在今浙江兰溪县西南。棹(zhào)歌,船歌。

    7.关于兰溪山水的美妙景致,作者主要是通过“”一词启发读者去想象的。(1分)

    8.“半夜鲤鱼来上滩”一句极为生动传神,写活了诗歌情境。请对诗句表现的情境加以描述。(2分)

                                            ▲                                        

    【古文阅读】

    鸟说

    清·戴名世

    余读书之室,其旁有桂一株焉。桂之上日有声者,即而视之,则二鸟巢于枝干之间,去地不五六尺,人手能及之。巢大如盏精密完固细草盘结而成。鸟雌一雄一,小不能盈掬,色明洁,娟皎可爱,不知其何鸟也。

    雏且出矣,雌者覆翼之,雄者往取食。每得食,辄息于屋上,不即下。主人戏以手撼其巢,则下瞰而鸣,小撼之小鸣,大撼之大鸣,手下,鸣乃已。

    他日,余从外来,见巢坠于地,觅二鸟及鷇,无有。问之,则某氏僮奴取以去。

    嗟乎!以此鸟之羽毛洁而音鸣好也,奚不深山之适而茂林之栖,乃托身非所,见辱于小僮以死。彼其以世路为甚宽也哉?

    选自《桐城派文选·南山集》

    【注释】①日:有一天。②:拟声词,二鸟相和之声,如“关关雎鸠”中“关关”。③掬:捧。④鷇:kòu,初生的小鸟儿。⑤奚:为什么。⑥适:到。

    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4分)

    (1)二鸟巢于枝干之间(  ▲  )    (2)人手能及之(  ▲  )

    (3)小不能盈掬(  ▲  )           (4)见辱于小僮以死(  ▲  )

    10.下列语句中加点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其旁有桂一株焉              其真无马邪?(《马说》)

    B.即而视之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C.主人戏以手撼其巢            以衾拥覆(《送东阳马生序》)

    D.见巢坠于地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11.用斜线(/)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标出两处停顿。(2分)

    巢 大 如 盏 精 密 完 固 细 草 盘 结 而 成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小撼之小鸣,大撼之大鸣,手下,鸣乃已。

                                            ▲                                        

    13.文中二鸟最终“见辱于小僮以死”,是因为“”;结尾的反问句提醒世人要

        ▲    。(2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8题。(15分)

    诵读叫醒太阳

    ①虽已不是莘莘学子,可每日清晨,仍爱好卷书诵读。当我耽于汉字的节奏与韵律,耽于文句的美妙与精彩,唇齿相扣,声音如青云出岫,一股清朗之气便油然而生,顿觉世间最大的享受莫过于此。

    ②当年爱上诵读只为父亲。

    ③那时父亲常常外出打工,总选择在清晨出发。他的清晨是勤勉的。父亲只喜欢好读书的孩子。他对我训诫很多,其中一句几乎是我和他之间永远不会停止的脉动:一日之计在于晨。父亲身体力行的结果,就是我天蒙蒙亮就卷书诵读。小河边,芦苇地,田埂上;从黎明读到太阳出来,从喑哑读到声音嘹亮,从迷糊读到神清气爽。清晨诵读是对父亲的礼赞,诵读让父亲安心地一次次出征。

    ④记得那回年根,天下大雪不能出门。我便站在西院廊檐下诵读。父亲一早起来扫雪,他扫了门前扫屋后,最后迟迟疑疑来到院子里。父亲悄无声息地扫着,一下一下,提着气儿,生怕动静大了干扰我读书。我只得用足力气,提高嗓门,以示我的投入和沉迷。尽管如此,父亲只扫到我身后五步远就停住了。直到我收起书回屋,他才接着去扫那堆雪。

    ⑤打那以后,每次晨读我都会想起那场雪,想起干活利落的父亲小心翼翼提着气儿扫雪的样子。我记得那个早晨,除了朗朗书声外,世界异样地寂静,父亲的脸上挂着稀有的笑意。

    ⑥初中以后,学习任务重了。诵读不仅在清晨进行,每天黄昏,或者星期天的下午,只要有空,我就会拿着书出去,到野地里,找一块无人的草坡,坐下来,静静地享受阅读。那时,我在那样的地方,读书之专注之投入——真的忘记了一切。一个下午背完一本书,手指在地上掘出一个深坑都不知道。

    ⑦一个午后,时间尚早,趁着父亲休息,我拿着课本悄悄去了河边,钻进了密不透风的芦苇丛,大声诵读起来。书越读越薄,我决心背下它。想不到父亲四处找我,他去了所有僻静的地方,我沉浸在诵读中,当然听不见他的呼唤。父亲越找越焦急,当他最后拨开重重的芦苇冲到我面前时,我由于太专心,竟吓得失声尖叫。父亲本想训斥我的话化成惊讶和静默。

    ⑧他不知道,找个僻静的地方高声诵读已经成了我学习的秘笈。不仅语文,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甚至数学,我都用这样的方式诵读着。

    ⑨最难忘的是那个春夏之交的傍晚。当时正处于高考复习的紧张阶段。那天,在麦浪沙沙作响的原野深处,我埋下身子,朗声诵读。等我把带去的所有复习资料全部装进脑子,背得滚瓜烂熟,这才起身回去。

    ⑩黄昏走到了温柔的尽头,麦地均匀地呼吸着,麦浪不再起伏,好像大地和一切都作好了准备,迎接夜的来临。大自然吞吐着神秘而幽深的气息。我带着劳动者沉甸甸的疲惫与满足走在浅黄的麦地中间。蓦然回首,我看到无垠的淡黄色的麦田上方,天空呈现出纯净的橘红色,在这橘红色之中,正含着一枚浑圆、宁静、深红如浆果的夕阳

    ⑪眨眼间,这幅画就消失了,世间恢复了常态,我已经迈着轻盈的步伐回到学校了。之于我,那枚浑圆的夕阳似乎是一个美丽而又笃定的句号,它给了我答案,安慰了茫然、刻苦又不安的18岁。那一刻,我似乎告别了所有的忐忑,完全有理由相信前途的美好和光明。

    ⑫诵读让我顺利地走进了大学,而且是父亲理想中的中文系,我终于可以一辈子朗读和研习心爱的语文了。

    ⑬未曾想父亲因为透支太多,竟匆匆离世。换他一生,赢来的这份幸福,怎能不小心享用?为此,我愿意永远是那个清晨出发,用诵读叫醒太阳的人

    (作者韩青辰,选文有删改)

    14.根据文章内容,梳理“我”学生时代有关诵读的几件事,填写下表。(4分)

    序号

    时间

    地点

    事情

    (1)

          ▲    

    西院廊檐下

    “我”用足气力诵读,父亲提着气儿扫雪

    (2)

    一个午后

    河边芦苇丛中

          ▲           ▲    

    (3)

    春夏之交的傍晚

          ▲    

    “我”朗声诵读复习资料,“我”欣赏到麦地美景

     

    15.第②段作者说:“当年爱上诵读只为父亲。”这从文章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请作概括。(3分)

                                            ▲                                         

    16.联系全文,说说最后一段画线句的含义。(2分)

    为此,我愿意永远是那个清晨出发,用诵读叫醒太阳的人。

                                            ▲                                        

    17.结合语境,赏析下面的语句。(3分)

    天空呈现出纯净的橘红色,在这橘红色之中,正含着一枚浑圆、宁静、深红如浆果的夕阳。

                                            ▲                                         

    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从第①段可以看出,清晨诵读成了“我”的习惯,“我”在诵读中陶醉于优美的节奏与韵律、美妙与精彩,把诵读当作莫大的精神享受。

    B.第⑤段写“我”一直记得“父亲的脸上挂着稀有的笑意”,这写出父亲见“我”读书如此投入和沉迷,内心感到十分欣慰。

    C.第⑦段末尾写父亲的“惊讶和静默”。他惊讶的是“我”竟躲到芦苇丛中读书;他静默是因为“我”听不见他的呼唤而十分恼怒以至无语。

    D.第⑬段开头的“透支”一词,表明父亲为了家庭、为了“我”付出了过多的精力,这既体现了深厚的父爱,也包含着“我”的痛惜之情。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3题。(13分)

              ▲         

    ①也许是诱惑太多,也许是刺激太甚,也许是节奏太快,冷漠、推诿、嫉妒、内耗,遮住了仁爱、道义、宽厚、同情。于是,感动——世界上最简单又最美好,最平常又最崇高的情感,正悄悄离开某些人的灵魂。

    ②当下的时代,是一个需要感动的时代;当下的我们,是一群需要感动的人。

    ③其实,任何社会都不会缺少感动,缺少的只是发现。对“感动”的寻找,会让我们看到生活的“感动”不是奢侈品,而是与我们相依相伴的生活常态

    ④让我们感动的人物存在于庞大的社会各阶层。他们中既有平凡的公民,也有贡献突出的俊杰。甚至,那些没有光环的小人物,更易激发更多人的共鸣,影响更多人的价值取向。他们是人世间的“盐中之盐,原动力的原动力”。他们的或震撼或平凡的事迹成为人们生命中不可抹去的感动因子,他们的精神日益外化为整个社会的追求和目标,成为中华民族人格史的绚丽篇章。

    ⑤历史和现实永远不会没有偶像和英雄,重要的是时代推崇什么样的偶像和英雄。所有与社会公认的价值判断相一致,与大众的精神追求相吻合的感动,必然引起广泛而强烈的共鸣,必然凝聚全民族的良知。所有让我们感动的名字,一定会让我们凝神。因为有了他们,心情不再灰暗;因为有了他们,日子变得踏实。(A)他们其实就是常人,他们像常人一样说话,只不过表达的思想成为引导我们生活的航标;他们不一定都惊天动地,只不过他们的品质化作了民族骨骼的钙质。可见,他们越平凡,越发不凡,越简单,越彰显简单的伟大。

    ⑥人们常常因为感动而泪流满面,但流泪并不是感动的终端,行动才是最后的归宿。“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让我们感动的人物用闪光的人格创造出朴实的奇迹,用无私的行动照亮了别人的生活。无论太远还是太近,无论陌生还是熟悉,他们的行动会在所有人的心里激起持久而悠远的回响。当感动叩响我们每个人的心扉的时候,当他们的道德准则成为大多数人的精神向度的时候,人性的良善与崇高就会成为广泛的社会行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就会越来越接近理想的乐园。

    ⑦一群群平凡而卓越的人会连成时代精神的壮丽画图,结成民族复兴的伟大力量。(B)也许,不是每个人都能用日复一日的善举去感动我们广阔的社会,去感动我们深远的历史,但我们可以是清澈的甘泉,浇灌干涸的心田,孕育自我的完善,浸润被自私、自卑、自弃和贪欲困扰的灵魂。让感动成为一泓清泉,一种滋养,一场润物细无声的好雨,催生心灵升华的生机,养育精神之树蓬勃生长。

    ⑧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期待更多的感动,正如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期待阳光洒满大地!

    (作者陈世旭,选文有删改)

    19.阅读全文,根据文章的主要观点,给文章拟个恰当的标题:         ▲         。(2分)

    20.说说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2分)

                                            ▲                                        

    21.作者说:“生活中的‘感动’不是奢侈品,而是与我们相依相伴的生活常态。”这句话如何理解?(3分)

                                            ▲                                        

    22.简要分析第⑥段的论证过程。(3分)

                                            ▲                                        

    23.如果将下面链接材料的内容作为文中的事实论据,你认为放在A、B中的哪一处比较合适?并说说理由。(3分)

    【链接材料】2010感动中国人物:雷锋传人郭明义

    颁奖词:他总看别人,还需要什么;他总问自己,还能多做些什么。他舍出的每一枚硬币,每一滴血都滚烫火热。……

       (  ▲  )处  理由:                            ▲                            

     

    三(50分)

    24.请以“滋润”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书写(3分)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热门推荐

    热门专题

    • 2023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 2023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 2023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2023中考]2023中考分数线专题

    [2023中考]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2023中考特别策划

    中考报考

    中考报名

    中招计划

    志愿填报

    中考体育

    中考签约

    中考分数线

    中考备考

    中考真题

    中考一模

    中考二模

    中考作文

    中考复习

    中考说明

    初中资源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中学百科

    重点高中

    南京一中

    南师附中

    中华中学

    金陵中学

    南京外校

    南京三中

    初中试题库

    一模试题

    二模试题

    中考真题

    期中试题

    期末试题

    中考压轴题

    工具大全

    中考报考时间

    中考分数线

    中考成绩查询

    中考满分作文

    中考志愿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