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考南京站 > 中考备考 > 中考一模 > 2012年语文一模 > 正文
来源:http://nj.zhongkao.com/e/20130813/5209dbcaa6185.shtml 作者:http://files.eduuu.com/ohr/2012/05/17/125645_4fb4850d23568.zip 2012-05-17 12:59:21
南京市栖霞区2012年中考一模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6页,共120分,其中书写分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律用黑色墨水笔写在答卷纸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标“▲”处表示此处的答案应写在答卷纸上。
一(24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1)采菊东篱下, ▲ 。(陶渊明《饮酒》)
(2)海日生残夜, ▲ 。(王湾《次北固山下》)
(3)子曰:“ ▲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4)会当凌绝顶, ▲ 。(杜甫《望岳》)
(5)了却君王天下事,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人生自古谁无死, ▲ 。(文天祥《过零丁洋》)
(7) ▲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8)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9)苟全性命于乱世, ▲ 。(诸葛亮《出师表》)
(10) ▲ ,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贮蓄(chǔ) 祈祷(qí) 相得益彰(zhānɡ)
B.喑哑(yīn) 羸弱(léi) 风雪载途(zài)
C.虐杀(nuè) 亘古(ɡēnɡ) 广袤无垠(yín)
D.殷红(yān) 荫庇(yìn) 惟妙惟肖(xiāo)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母亲是与我们生命联系最紧密的人,我对不尊重母亲的任何言行深恶痛绝。
B.李白的诗歌飘逸豪放,杜甫的诗歌沉郁顿挫。他们二人的诗歌风格相形见绌,各有千秋。
C.李方对音乐、体育、地理、生物等不少学科都有研究,但他往往不求甚解,对每一个学科的研究都难以达到较高的境界。
D.对于五音不全、一心只想赚钱的李四来说,在演唱会现场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简直让他如坐针毡,难受之极。
4.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下面三个短句组合成一个复句。(要求:句序合理,标点正确,可以删去和调换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
①挫折和失败可以磨练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斗志。
②挫折和失败会给人带来痛苦。
③可以说,挫折和失败是造就人才的一种特殊环境。
▲
5.下面是我区栖霞山的一副对联,小明在抄写时有错漏,请你修改。(2分)
上联:枫叶如花,掩映▲ 朝古寺;
下联:似海松涛,深藏千佛名山。
(1)上联漏抄了一个字,请你结合常识补上:掩映▲ 朝古寺
(2)下联有一处对仗不工整,应把“ ▲ ”改为“ ▲ ”。
6.下列名著中人物结局的表述与原著不一致的是( ▲ )(3分)
A.《水浒》中林冲火拼王伦后,大家推晁盖为梁山寨主,后来晁盖在攻打曾头市时被曾家教师爷史文恭用毒箭射中面颊致死。
B.《朝花夕拾》中写到的范爱农是鲁迅同乡好友,他的结局是一次跟朋友去看戏,坐船回来,在大风雨中不幸落水致命。
C.《骆驼祥子》结尾祥子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因贫困而死。
D.《童年》中的小茨冈乐观开朗,有一手染布的好技术,在雅可甫舅母去世周年那天,背着沉重的十字架到坟地去,结果摔倒被砸死。
二(43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7~11题。(15分)
【古诗阅读】
7.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夜 泉
(明)袁中道
山白鸟忽鸣,石冷霜欲结。
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
(1)诗中用以动衬静的手法来表现山泉夜景幽静的诗句是 ▲ 。(1分)
(2)用优美的语言描绘“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所表现的画面。(不超过40字)(2分)
▲
【古文阅读】
肃王与沈元用①
(宋)陆游
肃王与沈元用同使虏②,馆于燕山愍忠寺。暇日无聊,同行寺中,偶有一唐人碑,辞甚偶俪③,凡三千余言。元用素强记,即朗诵一再;肃王且听且行,若不经意。元用归馆,欲矜④其敏,取纸追书之,不能记者阙之,凡阙十四字。书毕,肃王视之,即取笔尽补其所阙,无遗者。又改元用谬误四五处,置笔他语⑤,略无矜色。元用骇服⑥。语云:“休夸我能胜人,胜如我者更多。”信不诬⑦也。
〖注〗①选自陆游的《老学庵笔记》。肃王:北宋末年宋徽宗第五个儿子,封肃王,后出使金国不归。沈元用:宋朝大臣。②虏:指北方的金国。③偶俪:对仗工整。④矜:夸耀。⑤他语:说别的事情。⑥骇服:吃惊佩服。⑦诬:虚假。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肃王与沈元用同使虏( ▲ ) (2)元用素强记( ▲ )
(3)取纸追书之( ▲ ) (4)略无矜色( ▲ )
9.下列句中加点的“其”与“即取笔尽补其所阙”中的“其”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2分)
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B.而竖其左膝(《核舟记》)
C.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D.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肃王且听且行,若不经意。
▲
(2)(肃王)即取笔尽补其所阙,无遗者。
▲
11.说说肃王哪些方面让沈元用“骇服”。(2分)
▲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6题。(14分)
漫谈食用胶
①近日,有关老酸奶、果冻等“可能添加‘工业明胶’”的新闻甚嚣尘上,让人们对陌生的“明胶”产生恐慌。此前,关于有些拉面、米线等添加“食用胶”使面条筋道的报道,也曾拨动过公众对于“食品添加剂”敏感的神经。如果确实在食物中添加了“工业明胶”,那对身体恐怕是有害的,而真正的“食用胶”,对健康基本不会造成任何威胁。
②所谓的“食用胶”, 一般翻译成“水胶体”,是一大类食品原料。常用的水胶体,其实都是“天然产物”。比如琼脂和卡拉胶,是海藻的提取物。明胶,是从动物的皮或者骨头水解熬制而来。食用胶中比较“高级”的果胶,主要来源是橘子皮和苹果榨汁后的残渣。还有一些食用胶是来自于植物的种子,比如阿拉伯胶、瓜尔豆胶、槐豆胶,都是从相应植物的种子中提取而来的。还有一些水胶体由微生物发酵得到,比如黄原胶。多数的水胶体是直接的提取物,只有很少数经过一定的加工,比如羧甲基纤维素(CMC),它是从植物中提取的,又通过化学反应在分子中的某些位置加上了“羧甲基”,虽然它也可以称为“化学产品”,不过其安全性已经经过了广泛检验,并没有发现对健康有什么危害。
③常见的食用胶多数是碳水化合物,从分子结构上来看,它们跟淀粉很类似,都是由小分子的糖(称为“单糖”)互相连接而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叫做“多糖”或者“多聚糖”。淀粉是最常见的多糖,是由葡萄糖连接而成的,而组成其他多糖的除了葡萄糖,还有果糖、半乳糖等等。不同的单糖和不同的连接方式,造就了各种各样特性不同的多糖。也有一些食用胶是蛋白质,常见的就是明胶。
④一般而言,食用胶在食物中的使用量不大,起到的作用主要有增稠、成胶、改善食物成分特性等。有一些食用胶只需要很少一点,就可以大大增加水的黏度,比如黄原胶。还有的食用胶在常温下不溶于水,在高温下溶解之后,降低温度就变成了固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成胶”了,明胶就是典型的例子。在不同的酸碱条件下,它们还可能和食物中的其他成分比如蛋白质、淀粉等发生连接,从而改善其他食物成分的特性,产生更加丰富多样的食品。比如许多蛋白质在酸性条件下不溶解,而很多人又喜欢酸性饮料的口味,加入适当的果胶,让果胶和蛋白质连接,就可能使蛋白质在酸性条件下溶解,从而获得清澈透明的酸性饮料。在面条中加入适当的食用胶,也可能使得面条更加筋道,这也是一种改善。此外,还有一些食用胶,本身也被当做膳食纤维,比如果胶、瓜尔豆胶、琼脂等。膳食纤维能够提供饱足感但是不产生热量,对于减肥有帮助。不溶性的膳食纤维有助通便,而可溶性的膳食纤维(比如果胶)到达大肠之后能被那里的细菌分解,产生一些有助健康的小分子物质。
⑤除了淀粉,其他的食用胶是作为食品添加剂管理的。这些水胶体除了可以用于食品,还可以用于其他工业产品。作为工业原料,其生产过程的控制和要求就不像食品原料那么严。所以,工业级的水胶体会比食品级的要便宜。这就造成了不法商贩使用工业级原料代替食品原料的可能。而工业级原料,就可能存在有害杂质。就像任何的食品添加剂一样,合法生产规范使用的食用胶没有问题,但是食品安全的保障需要进行严格监管。公众和媒体,应该关注的是这些添加剂的使用是否合法,而不是仅仅因为陌生就产生恐慌。
12.根据第②段内容,填写下表。(3分)
食用胶 (水胶体) |
加工方式 |
名称 |
原料来源 |
直接提取 |
琼脂和卡拉胶 |
海藻 |
|
(2)▲ |
动物的皮或者骨头 |
||
果胶 |
(3)▲ |
||
阿拉伯胶、瓜尔豆胶、槐豆胶 |
植物的种子 |
||
黄原胶 |
由微生物发酵 |
||
(1)▲ |
羧甲基纤维素 |
植物 |
13.本文第④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
14.第⑤段中加点的“可能”如果删掉,表达效果有什么变化?(2分)
▲
15.下列对本文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第①段从老酸奶、果冻等“可能添加‘工业明胶’”的新闻说起,既引出说明对象,又能引发读者的关注。
B.常见的食用胶多数是碳水化合物,比如淀粉;也有一些食用胶是蛋白质,比如明胶。
C.食用胶在食物中的使用量都不大,起到的作用就是增稠、成胶、改善食物成分特性。
D.真正的食用胶,对健康基本不会造成任何威胁,如果在食物中添加了“工业明胶”,那对身体恐怕是有害的。
16.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如何才能做到合法生产、规范使用食用胶。(3分)
▲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1题。(14分)
小山村
申弓
小山村,树绿,水清;开门见山,山路弯弯;早有小鸟啁啾,晚有山雾缭绕。虽然远离都会,缺乏城里的物质文明,可那儿的人却也一代代地繁衍了下来。
小山村有一个卫生室,卫生室的主人是个中年汉子,叫什么来着,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那手绝技,那是从祖上传下来的,到了他,已是第四代了。
医生的拿手技术是治疗各种疼痛,几代人都有着极好的口碑,为人解痛,不图不取,一家人始终住在那座低矮小瓦房里。不过小瓦房也没什么不好,小村人也全都是住这种小瓦房的。
卫生室也附设了内科、外科、儿科、妇科,这样一来,小小的卫生室就门庭若市了。
不管怎样,医生总是有条不紊地工作,他在门口设个排队处,那排队方式竟也独特,每人一块瓦片,或方形或长形或不规则形,上面也用瓦片写着一个号。瓦片作笔,瓦片作纸,开具的号码倒也清晰可辨。每次进来一个人,只要你拿出瓦片,那号码是不会错的,依次不乱。来的都是本村本乡的,再急也得排队,除非别人主动让你,否则还真不好意思往前插队。
医生的瓦片,成了小山村的次序规则,换到其他场合,人多了,村人也就提议,用瓦片,那就是排队了。
这方法挺好,这些年坚持下来,没有争执,没有矛盾,小村人一团和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饿肚吃饭,病痛抓药,没有丝毫的紊乱。
时代在发展。到了近年,小山村也通了公路。这天来了辆小轿车,贼黑贼黑的,一直开到了卫生室门口。车里下来一个年轻人,再转到右边的门,扶出另外一个人。被扶的是个上了年纪的男人,看他一手支着腰胯,一定是痛得不轻。医生正在给村人看病。门外集着一堆手拿瓦片的村人。来人自然没有瓦片。坐在最外边的黎三朝那小车看了一眼:“是来看病的吗?”
“是啊,不来看病跑这来干什么?”
是的,不看病来这干什么!说得平常,可村人都不大喜欢这种大大咧咧的样子。黎三随手递给他一块瓦片。他却不要,挤到前面,先是掏出烟,顺手抽出一根,塞到医生嘴上,随手打着火机递过去,不由你不抽。一口喷出来的白烟,使得整屋都香了起来。医生说:“是啥烟,这么香?”
“香吗?那就留你慢慢抽。”那人将那包烟放到了桌子上,“告诉你,大中华,3元5角一根。”
“啊?那可不敢要你的哟。”
“那算什么,我们路远,先帮个忙,让我们看吧。”
医生稍作为难地看了看外边手持瓦片的村人。村人见来人也不多,就一个,也就默许了。
大概一刻钟,看好了,那人将一张大票留在桌上,说:“够了吗?”
“要不了这么多,我找你。”
“不用找了。”说着便扶起男人往外走。外人走了,瓦片又恢复了正常。
过了几天,那车那人又来了。照样是不用瓦片,照样留下一包好烟,照样先看,照样是给了一张大钱。只是在走时,问医生要了这里的电话号码。
往后的日子,好几天没见那人那车来了。这天有人跑来叫医生到大队部去接电话。医生停下了正在看的病人,出了去。好一会儿才回来,跟村人说:“真对不起,我有点事得到城里一趟,明天回来。”说着收拾东西,匆匆出门。村人便只好将手里的瓦片放下,反正也没啥大病,明天就明天吧。
到了第二天,医生真的回来了,还是那辆贼黑贼黑的小车送回来的。于是瓦片又派上了用场了。大概又过了十来天,那辆贼黑贼黑的车又来了,是那个开车的单独来的。医生看看手拿瓦片的村人,虽然眼里掠过了一丝的内疚,还是上了那车一溜烟地走了。从这个时候起,医生十天半月也没回来一次,回来也是匆匆地小住一夜,第二天又走了。
村人也再不用瓦片了。
半年之后,小山村里出现了一幢小洋楼,那是医生家的。
小洋楼面对小瓦房,鹤立鸡群,自成风景,只是村人每每路过,那眼睛总是斜视的。
17.下列对小说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这篇小说按时间顺序描述了城市的物质文明对一个小山村带来的冲击和变化,语言明白如话又意味深长。
B.小说多处运用对比手法来表现主题,如村人排队就医和城里来人不排队对比,以及医生开始不图不取与后来追逐利益的对比。
C.小说多次写到进入村子的小车是“贼黑贼黑的”,写出了车子颜色的深重与小山村的环境的不和谐,含蓄地表现村人对来客的厌恶。
D.小说结尾写“村人每每路过,那眼睛总是斜视的”,意在表现村人对于医生通过医术致富的一种仇视心理。
18.小说开头的环境描写有哪些好处?(3分)
▲
19.结合第一次带人看病时的具体描写,说说从车上下来的年轻人是个什么样的人。(2分)
▲
20.揣摩文中画线句,请用第一人称描写医生此时的心理活动。(3分)
医生想: ▲
21.“瓦片”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
三(50分)
22.请以“曾经有一个机会摆在面前”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书写(3分)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